【展开】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选派帮扶 > 帮扶工作

【扶贫故事】陈彩虹:六年无悔扶贫路

【字体: 】 【稿源 涡阳先锋网】【日期 2020-07-31】 【作者 gyxfw 】 【打印】


  涡阳县乐行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陈彩虹2014年11月到涡阳县楚店镇王庄村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这位看似普普通通的大姐,在王庄村扶贫工作中勤勤恳恳,无论三伏天还是寒冬天,坚持吃住在村,无怨无悔,一干就是六年。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9年该村135户全部脱贫。由于成绩突出,2015年她被评为全省扶贫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被县总工会授予扶贫模范先进个人,2017年被县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为村民修通致富路

  初来王庄村时,作为城里人的陈彩虹真是吃尽了苦头:白天走访农户,晚上整理档案,经常通宵达旦。村里没有像样的道路,到了雨季泥泞难堪。走在乡间地头,时不时的窜出大黄狗冲她狂吠,吓得她六神无主。最苦恼的是村里没有像样的厕所,每次走进旱厕时候,漫天飞舞的苍蝇和恶臭让她难以忍受。这一切都没能击败她,反而让她更加坚定了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决心,“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如此艰辛,还有什么能比给他们带来幸福更重要的事情。”她暗暗下着决心。

  陈彩虹首先“下手”的就是村里的道路,为了争取修路款,她一次次到县局单位跑手续做材料,带着村两委勘察进村道路,并且耐心做群众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完成了6公里的水泥路铺设,让“泥水路”变成了真正的水泥路。

  入户走访实施精准扶贫

  路修好了,接下来就是精准扶贫和入户走访工作了。王庄村共有136户贫困户,贫困人口579人,贫困发生率超过10%。陈彩虹为自己制定了走访计划,每天固定3-5户的精准走访,每个月就可以全覆盖动态掌握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关爱着这些贫困户,为每一户都制定了具体的脱贫计划和措施,做到了精准施策,让各项扶贫政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心里。

  张继潮是张庄组的村民,家住着漏雨的危房,爱人李莎莎是精神病患者,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均在上学,家境一贫如洗,连学杂费都难以凑齐。陈彩虹积极利用国家扶贫的好政策,帮助他们申请了“雨露计划”,解决了孩子上学问题,又联系住建局为他们争取危房改造资金,解决了住房问题。从那以后,每次路过张继潮家门的时候陈队长都会向里面多看看,这一家老小的生活成了她心中的许多牵挂之一。

  一根枪村民组的孙继敏老人和他的爱人孙赵氏,常年患病,尤其是老伴患的是血管瘤,靠药物维持生命,两个儿子都三十多岁了,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太差,没有姑娘看得上,一直打着光棍。陈队长得知这个情况之后,耐心的为老两口讲解国家“351”和“180”医疗扶贫政策,联系专业的医院求医问药帮他们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她还经常从家中为他们带去米、面、油、衣服等生活用品。可是陈队长心里明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为了让这个家庭实现真正脱贫,她利用自己的关系联系企业,给老人的两个儿子安置了工作,让他们也有了稳定收入。每说及此事,老人都对陈队长都感激万分。

  公司支持 带货扶贫

  陈彩虹的努力工作与付出也得到了与其所在单位——乐行水务公司的大力支持。每逢年节乐行水务公司都会给贫困户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为有需要的贫困户购置了服装、家具家电;为爱心超市捐赠6000元物资,成立特困人员救助基金,为特困人群发放1万余元资金。

  乐行水务公司的其他帮扶责任人在陈彩虹的带领下也积极投身贫困户帮扶工作,不仅完成基础的帮扶的工作,在陈队长的“带货”鼓励下经常“以购代捐”,不仅能买到最新鲜的西瓜、花生、地瓜等农产品,还帮助贫困户提高了收入。

  六年如一日的彩虹桥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扶贫生活,一晃就是六年。2016年,王庄村贫困发生率由10%降到2%,成功走出贫困村行列,2019年135户全部脱贫。截至目前,全村铺设完成10公里进村入户的水泥路,为70户人家进行了危房改造,整齐的水泥路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打通了致富路;利用扶贫种养殖政策,王庄村又建成了全镇最大的养殖基地;通过光伏电站建设,为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带来了稳定的收益。

  前些天陈彩虹骑着电动三轮车在去刘大庄入户走访的路上不小心翻了车,导致左胳膊骨裂,多处软组织受伤。因着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二十看二十问整改正在进行,她放心不下村里的工作,又拖着打石膏的胳膊回到了岗位上,依然坚持每天走访,户户不落。(朱雪琛 陆翔翔)